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朱祖希:洪水是燕迁都于蓟的重要原由
2023-08-22 19:18:16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朱祖希

古代的“燕”和“蓟”分别是我国北方地区两个“自然生长的国家”。其原始城址始于何时,史书中似并无确切的记载,更无考古资料可以佐证。于是,人们便以“武王伐纣灭商”后的分封之年,作为其建城的肇始之年。


(相关资料图)

一、北京地区早期文化的特征

在夏、商时期,我国的中原地区(大体包括今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是当时王朝的中心区域。今北京地区迄今尚未发现有夏、商时代筑城的确凿证据。

从考古资料上看,今北京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在新石器时代的前仰韶文化期,这里有平谷的上宅文化、昌平的雪山一期文化分布的南缘;龙山文化期,中原系统的河北龙山文化曾据有此地。到了夏和早商时期,即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这里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类型的分布地。在房山区董家林古燕城以西不远的刘李店,1973年曾发现大陀头类型的墓葬两座。其特点和随葬物品与密云凤凰山、平谷刘家河、昌平雪山相同。

据考古工作者考查,夏家店下层文化基本上以北易水为界,与南面的先商文化、早商文化相对峙。早商而后,继夏家店文化大陀头类型而崛起的,是与其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张家园上层类型文化——它比大陀头类型文化的分布范围要广,但其总体特征又与晚商文化不同。旧有的蓟、燕文化均属于这种类型文化。

上述情况说明,从新石器时代直到商代,北京地区基本上是在北方系统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内。

二、“燕”“蓟”对峙格局的形成

西周初年,武王“伐纣灭商”,为维护姬周的王朝而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并由此而在北京地区逐渐形成了南、北两个文化地理单元,即北面的“蓟”和南面的“燕”。

公元前1045年(一说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便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而且是随着周王朝所能控制地区的不断扩大进行的,即“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周初的分封,文献记录有70多个诸侯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周王的兄弟和亲戚。其次是古帝王的后裔,还有一些是表示愿意归顺的各部落的首领。

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舜尧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礼记-乐记》又说:“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这里的所谓“褒封”是指:“有土嘉之曰褒,无土建国曰封”,即受封者原本有土有国,是名义上的加封。但在实际上,这是意味着周王朝承认了受封者藩属的合法地位,并由此承担起保护宗主国的责任。

这个“蓟”既是黄帝后人的邦国,代表着自黄帝以来绵延千余年的部族势力,根基久远。因之,武王至为重视,这也才有“未及下车”便要忙不迭地加以褒封的情节。

“蓟”,这个在北京地区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政治群体,其政治文化的核心,当然是位于燕山山脉南麓,永定河以北的蓟城。

至于有关封召公于“燕”,那已是武王之子——周成王在平定了殷人的叛乱之后。而且,考古工作者在燕都(今董家林)遗址一处埋土最深、年代也最早的灰坑里发现了刻有“成周”二字的甲骨。这一证据说明:应是先有成周城(即西周东都)才有燕都城的。说的明确一点,燕都是由武王之子成王分封的。封召公于“燕”时,“蓟”早已存在了若干年。

考古研究也证明,正是在西周召公奭分封到“燕”之后,才开始出现中原系统的文化,其分布也大致在燕都(今董家林)周围3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

但是,蓟、燕两个中心城市对立,两个文化系统并存的状况,并不适应北京地区的地理条件,因之也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南面强有力的中原文化迅速向北扩展,至西周中晚期,中原系统的燕文化已扩大到燕都周围70至80公里的范围。至春秋时期,在吞并了蓟,并将都城也迁到了蓟城之后,燕的势力已越过燕山山脉,到了内蒙古,在辽宁西部就曾发现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这也就说明了燕文化,已基本上排挤、并覆盖融合了原有的以蓟城为代表的文化系统。

三、洪水灾害是“燕”迁都于“蓟”的重要缘由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在20多年前明确指出:最初始封的燕、蓟两城,都处于古代南北唯一的交通大道上。燕国南接中原,腹地广阔,物产富饶。蓟国地处南北大道的北端,再向北去,古道分歧,因此它正是南北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燕吞并了蓟,并弃燕都城而以蓟城居之,也正说明了蓟城战略位置的重要。

但是,今年七八月份在京津冀地区所发生的极端暴雨,并由此而使燕都遗址西部山区暴发洪水、泥石流、流经遗址南侧的大石河洪水泛滥,甚至侵入遗址。

《北京晚报》8月7日报道了“房山大石河河水倒灌,造成琉璃河遗址考古工作站和发掘区被淹没,”“暴雨中,考古人员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地开展文物抢险工作,全力守护遗址文物的安全”。

大石河是房山区最大的河流,源于海拔高2000多米的白草畔,东流至霞云岭折而北流,形成嵌入式深切曲流,至长操折而向东,至坨里又折而向南流入平原,经燕都(董家林)遗址南下进入白沟河。

大石河流域面积约占房山区总土地面积的60%,不仅汇水面积大,且山高坡陡,一遇暴雨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径流,并伴随有山洪泥石流产生。据报道,此次暴雨期间大石河的径流量高达每秒3300多立方米,危害极大。

据实地考察所见,燕都遗址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阔。其范围包括琉璃河镇北部的洄城、刘李店、董家林、黄土坡、立教、庄头,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整个遗址面积5.25平方公里。燕都遗址曾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城垣。据墙基实测:北城墙829米,东、西墙的北半段长约300米,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南半段,因地面无存,长度不确,而遗址南侧即是大石河。

在历史文献中虽没有燕都遗址南城墙毁于何时的记载,但就实地考察所见,当属被城南侧的大石河洪水所冲毁无疑。

因之,我们是否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燕灭蓟,并以蓟居之,固然是由于背靠着中原周皇朝的强大和蓟城所在地理位置的优越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原因,恐怕也与燕都南侧濒临大石河,常受洪水泛滥、冲击,甚至被洪水所淹,关乎燕都的存亡的危险有关!

燕迁都蓟城之后,便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迅速发展,以至很快成为“富冠天下的名城”,堪与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洛阳等大城齐名。汉初,除三河(河东、河内、河南)等富庶之区而外,著名的都城有8个,蓟城即是其一。

由上可知,位于董家林燕都自身的发展说明,这里并不是发展城市的理想之地:西周封燕之前,这里并没有出现城市,燕国在此立都的时间也不长。不久,便弃地迁蓟也就成了必然。而且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之中,这里再也有没有发展成为城市,仅是历史上燕都的一处遗址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古燕都的遗址才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才为后人得以考古发掘。而考古发掘出的器物又证明:燕都为武王的儿子成王所封,而非“武王伐纣灭商”之后与蓟同时分封。

(作者系北京历史地理研究专家、民盟北京市委历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热门推荐